宁波江北区,是人口密集的老城区,既缺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,工业用地又稀缺。如何创新化解这“两难”问题?

在宁波江北区,眼前的工业园区里,多个生产车间正在装修。跟传统的园区不同,顺着车间的楼梯往下走,竟是一个地下再生水厂。

宁波市江北区庄桥净化水厂厂长 俞赛峰:目前我们(实际)处理能力是每天7.5万吨,出水已经全部达到了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。

周边30万人的日常生活污水每天汇聚到这里,但几年前,江北区人口稠密,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,溢排、漏排时常发生。当地经过多方论证和考察后,决定把再生水厂建到地下。

宁波市水利局排水处处长 杨辉:中心城区它土地资源比较紧张,建在地下要比建在地上大概要节约50%左右的土地资源。

放眼全国,地下再生水厂并不新鲜,但地上几乎都绿化景观。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?当地创造性地提出,在地上建设工业园区。江北区资规局的戎容保存着厚厚一沓会议纪要,当时,资规、水务等多部门反复开会研讨,最终定下了“一地两证,统筹规划”的新模式。

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江北分局高级工程师 戎容:把它的用地调整为了混合用地,就是地上地下的一个综合的开发用地。之前没有碰到过,考虑的问题肯定要多一点了。

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审批。按照常规,地下地上两个项目,应该独立设计、审批,但这次,地下再生水厂的结构将极大影响地上工业园区的规划。为此,当地各个部门提前介入,把工业园区的规划前置,把审批模式从串联改成并联。

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江北分局副局长 张剑平:前期的工作非常复杂,如果是考虑不周的话,后期要弥补的话,就难度很大,或者成本会增加很多。

规划只是第一步,地下再生水厂有四大类、上百个设施要伸出地面。为了减少这些设施对地上工业园的影响,宁波水务集团用一年多时间设计了十几版图纸,小到通风井,大到消防通道,一一反复打磨。

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黄剑:像这个伸出我们地面的导光筒,它就是在绿化带里。当初也是进行了很多的优化修改,尽量降低对于地上产业园的影响。

设计方案确定后,建成了全国首座地上地下统筹开发的下沉式再生水系统。眼下 ,地下再生水厂已累计为江北大河等河道生态补水超1500万吨,并通过绿色节能水源热泵系统,可为周边约20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,较传统空调模式节约能耗约50%,减少碳排放量4500吨/年。而地上产业园里,制造、设计等领域8家企业入驻,成了当地新兴的智能制造空间。

中国水环境集团庄桥净化水厂项目负责人 褚武越:实现了我们水资源、土地资源、绿色能源的一个高效利用,打造了我们水环境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“宁波模式”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